专访万晓光:智能制造催生机械制造企业的变革之路
短标题:备注:1. 来源不能写“未知”字样,可以写本站或者例如中华网,中国网等 2. 如媒体有标明网站免责申请,请拒稿。
前 言
个人背景:万晓光,英文名Aaron,民族,汉族,1972年5月出生于河南许昌,YA-VA创始人、总经理,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先后从事过销售、技术、管理工作,目前全面负责上海YA-VA旗下各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会员,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会员,中国轻工机械协会会员。
见到万晓光时,他刚从外地回来,白色的衬衫、蓝西裤,手上还拿着一叠材料。万晓光身边有一支特殊“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从各个渠道搜集信息,“现在的经济环境太复杂了,要掌舵就必须清楚国内外经济形势。我经常放下其他工作求证信息,即便如此,还是一头雾水,有时看不清前路的方向。”YA-VA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是中国最稳健的民营企业之一,但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依然不可避免地出现颠簸。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让身经百战的万晓光也感到了紧张。
工作时候的万晓光
以下是正式专访内容:
记者:对于实体企业最难的就是对质量的把控,对于产品质量记得你提出来“三要三不要”不知道你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有什么看法?
万晓光: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产品质量做后盾,再美好产业布局到最后都会化为乌有,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一度让我非常的头疼,不过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总结,我在公司中一方面开展质量的宣传,让公司的每位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在每个月底都开展质量培训,做质量总结大会,我觉得要改变产品的质量,首先要改变员工的质量意识,思想决定于行动,思想变了行动自然而然的就改变。另一方面也要生产一线的员工有专研产品的行动为此我还亲自组织一线员工的质量考试,同时,我提出了3510战略规划 带领公司成功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为了把这个质量管理做的更好,同年,我协同夫人杜彩范共赴德国、法国、荷兰去做行业技术学习与交流;
记者:很多公司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对于“互联网+”的到来展现出浮躁的心态,不知道对于YA-VA是如何迎接“互联网+”的到来。
万晓光:其实你说的这个现象,我在前几年就注意到了,有很多公司建立自己的020平台,从线上做到线下,但是大部分公司建立的互联网营销平台是不合理的,对于公司来说,以结果为导向的网络营销平台才最适合,这样的平台实用性很强,我是在2013年跨行业投资包装机资源网的;一方面对自身客户做增值服务,一面整合整个行业资讯,为中国的包装机械发展做出努力,打造一个包装机械行业的实用百科。同时我也觉得做互联网做的就是细节,一个好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外加细节的运营,这个平台营销的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同时公司早在2011年的时候就开始引进IBM数据服务器,为建立YA-VA信息中心打下基础,成立了商务运行中心。我通过大数据分析,2012年海外市场的拓展与增速让我觉得上海道勤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成立势在必行,自此上海YA-VA推出国际商务中心独立运行,为公司集团化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
记者:记得你最爱说的一句话“品牌文化是一点点做出来的,服务就是最好的体现”不知道你对企业的服务这块有什么给大家分享的吗?
万晓光:质量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基础,服务就是一个公司的企业灵魂,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最贵的就是服务,为了把服务做上去,我对公司的组织框架重新调整,分为销售,仓储物流、技术研发、质量控制中心、财务等等各大部门,使公司的各个部门紧密结合,这就避免了各个部门相互推诿,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同时再公司当中建立抽查制度,如发现客户的反馈在8个小时内得不到回复,那就要对直接负责人、部门领导共同担责的制度。让员工、部门领导时刻保持着服务客户的意识。
记者: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说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出工伤事故的几率最大,不知道你在企业管理中是怎么控制安全这块的?
万晓光:其实我认为,安全、质量、服务、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企业只有安全生产,保障安全才能生产出来好的产品。为此我去外面聘请质量安全生产培训老师,向大家讲解事故,形成事故发生率,事故管理等方面问题,而且例举大量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教训深刻,发人深省。提倡大家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并结合多年从事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造成事故的十三项不安全行为”,并提出“上班十问”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记者:从你给别人打工到自己成为一个集团企业的老总,你觉得那些成就是你印象最深的?
万晓光:在及其艰苦的情况下创立YA-VA品牌,并且自主研发专利多达8项,直接推动了整个机械行业的发展。同时在我的带领下把YA-VA品牌快速成长与发展,目前已经从初创时的几人到现在成为总市值近亿元的集团性企业。我觉得这些才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采访在愉快的氛围当中结束了,万晓光给我的印象用一句话来概括“他是一个稳健中带有冒险气质的人,被人们称作营销大师、管理大师,是离市场最近的企业家”。